杰出系友、“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院士逝世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11-30浏览次数:6835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著名的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黄纬禄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11月23日20时0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黄纬禄同志1916年12月18日出生于安徽芜湖市,1940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电机系,1943年赴英国实习,1945年进入伦敦大学帝国学院,学习无线电专业,获硕士学位。1947年回国,曾在资源委员会无线电公司上海研究所任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在重工业部电信局上海电工研究所、通信兵部电信技术研究所任研究员。1957年转入国防部五院二分院,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国防部五院二分院第一设计部研究室主任、设计部主任,七机部一院十二所所长、一院四部主任、一院副院长、二院副院长、七机部总工程师,航天部二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二院技术总顾问、航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型号总设计师。

       黄纬禄同志长期从事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理论与工程实践研究工作,对导弹研制过程中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大型工程方案的决策、指挥及组织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创了我国固体战略导弹先河,奠定了我国火箭与导弹技术发展的基础。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我国涉及导弹技术的众多学科和技术领域都处于空白的状态下,他主持突破了我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仿制关、自行设计关,相继解决了远程和多级导弹的液体晃动、弹性弹体稳定、级间分离及各种制导、稳定方案的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使我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20世纪70~80年代,在没有任何国外实物和资料可借鉴的情况下,他成功地领导和主持研制出了我国第一枚潜地固体战略导弹、第一枚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突破了我国水下发射技术和固体发动机研制技术,填补了我国固体战略导弹技术的空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他探索出了一条我国固体火箭与导弹发展的正确道路,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黄纬禄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是中国宇航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第三届名誉理事长、无人飞行器分会名誉理事长,国际航天大学创建委员会委员。先后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劳动模范”、“航天工业部劳动模范”、“全国科学大会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杰出科学家奖”、“求是基金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等多项荣誉称号。

        黄纬禄同志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他把对党的高度忠诚、对祖国的深厚热爱,全部倾注到所从事的航天事业中,为祖国的强盛和人民的幸福日以继夜,忘我工作,殚精竭虑,为他所挚爱的航天事业奉献了毕生心血,是我国“国防战线上的无名英雄”,堪称爱国知识分子的楷模。

        黄纬禄同志是一位德馨品高的科学家。他一生胸襟宽广,始终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作为人生格言;他一生淡泊名利,常言“在成绩面前,尽量考虑别人的贡献;失败了,尽量考虑自己的责任”;他一生注重技术民主,他所倡导的“有问题共同研究,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的“四共同”原则一直被广为推崇,成为航天工程各系统协同工作的金科玉律;他一生重视质量工作,视产品质量为产品的生命,要求人人、事事、时时、处处把好质量关,保证产品质量;他一生对青年人寄予厚望,放手让青年人实践,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堪当重任的科技专家。他德馨品高、求真务实,学识渊博、博采众长,治学严谨、精益求精,在我国科技界享有崇高威望。

        黄纬禄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学习的一生,是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不懈奋斗的一生。他几十年如一日,甘做无名英雄,为航天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逝世,使我们党失去了一位好党员、好干部,是我国航天事业的重大损失,使我国科技界失去了一位优秀的科学家。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和优秀品质,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而努力奋斗。 黄纬禄同志永垂不朽!